{label:top}
首页 >> 休闲> 正文

热门景点拍照打卡,成了大型“抄作业”现场 通过创意将自己融入景观之中

来源:休闲发布时间:2025-05-15 14:13:53
浏览:1

热门景点拍照打卡,抄作业成了大型“抄作业”现场

编辑:汤晓雪 来源:解放日报 浏览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4-05-07 16:06:43 【字体:小 大】

  在上博东馆“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现场,热门总有人站在青铜面具后手舞足蹈;在浦东美术馆艺术家徐冰的景点巨大装置作品“引力剧场”里,不少人都会埋头望向镜面深处……在各个文旅热门景点,拍照总能看到一群奇怪的成大场人似乎正在进行着某种神秘仪式——其实,他们是型现在拍照。与过去在文旅景点与美景合影不同,抄作业一些年轻人选择创新搞怪的热门拍照方式,通过创意将自己融入景观之中。景点

  然而这些原本特意区别于传统打卡拍照以彰显个性的拍照行为,却在社交媒体的成大场推波助澜下被越来越多人模仿,五一假期期间社交媒体上还出现“打卡照抄作业”这样的型现热门话题,原以为拍下独特的抄作业纪念照,网上一搜全是热门“同款”。

  当创新成了跟风,景点这样的打卡还有意思吗?

  创新搞怪的拍摄打卡

  “很多人在做同一个姿势,整个场面像在举行某种神秘的仪式。”带着孩子前往云冈石窟游玩的市民罗女士“终于成为其中的一员”。在云冈石窟第19窟的雕像前,云集了不少游客,不约而同地朝半空举起手掌——通过相机仰角错位,就能拍出与巨大雕像“击掌”的照片。

  “我是在社交媒体上寻找旅游信息和攻略时发现这一现象的。”罗女士记得,出发前在社交媒体上搜索,发现很多人提到的并不是云冈石窟最具代表性的第20窟雕像,而是旁边第19窟将手掌抬起的雕像,现场不少人都会举手与佛像“击掌”,“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比普通的游客照更有趣。”

  在现场,罗女士发现不光大量游客举手与雕像“击掌”,还有人会略加变化,比如让孩子以此为背景比出“剪刀手”或拳头,照片上看起来就像在和雕像进行“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就连第20窟的雕像拍摄也被开发出类似的玩法,有人举起手机,错位拍摄仿佛雕像在接听电话。

  这样创新搞怪的拍摄模式,在各个文旅热门景点前不断上演。走在上海外滩,如果有人身姿笔挺、神情庄严,还摆出手握权杖的姿势,那么他们很有可能正在“戴皇冠”——附近的外滩中心以其顶部如皇冠般的造型而闻名。一些市民和游客拍照时会通过错位让建筑顶部正好位于头顶,而海关大楼顶部的钟楼则在画面中成了握在手中的权杖。而在一江之隔的陆家嘴滨江,“皇冠”因距离显得小一些,则是年轻女性和孩子们打卡的好去处,甚至有人专门带宠物来此拍摄“戴帽照片”。

  无独有偶,在艺术家徐冰为浦东美术馆打造的巨大装置作品“引力剧场”里,时常可以看到参观者拿着手机埋下头,再摆出各种姿势拍摄地面上自己的倒影——这样拍出来的照片,能将自己置身于完全对称的纵深空间之中。

  追求旅游的“松弛感”

  这样的拍照方式为何会受到年轻人的欢迎?“比起一本正经的景区打卡照,这些搞怪的拍照方式将自己融入景观之中,仿佛自己在和景色、艺术品互动。”罗女士很喜欢这样的拍照方式,“一般的景点拍照人是人、景是景,但这样拍照让人和景发生了关联。”在浦东美术馆自拍的游客李旭表示,这样拍照仿佛让自己变成了艺术品的一部分,“当我们目睹文字被吸引进一个黑洞,无论惊愕、彷徨还是跟着一起被吸进去,画面就不再是一张照片,而是变成剧情了。”另一位参观者刘霏则认为,相比那些“精致到每一根头发丝都反复设计调整的美图”,她更喜欢社交媒体上这些不必在乎“表情管理”的搞怪照,“过去流行的各种美景美照要花很多精力找点位、拍摄和修图,但旅游不就是要追求‘松弛感’吗?”

  这些看起来有些古怪又充满趣味的“仪式”,往往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发酵,引发众人的模仿。市民沈先生在上博东馆参观正在举行的“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时,发现有人半蹲在黄金面具独立展柜前,定睛一看有人从背面拍照,原来是社交媒体上流行“把黄金面具戴上脸”的拍照方式:从展柜后方拍摄展品正面的人物,调整好角度就能让展品的反光与现实中的人像重合。“上博东馆为了参观效果采用了低反玻璃,本来就不太好拍镜中倒影,观众拍照占用太多时间也影响他人。”在他看来,无论是拍摄美照还是搞怪照,“如果花太多时间、用太多设计,不都与‘松弛感’背道而驰吗?”

  回家之后,罗女士也被社交媒体上云冈石窟前“神秘仪式”的讨论而惊讶。“其实利用错位让人和景点、艺术品互动的拍摄方式并不新奇。”罗女士记得90年代全家到四川乐山旅游,就曾拍摄过“隔空触碰”大佛耳朵的照片。“无论是父母那个年代拍照时一定要与地名匾额合影以证明‘到此一游’,还是九寨沟等景区专门划出‘最佳摄影点’,再到如今的‘神秘仪式’,如果只为‘拍出和他人一样的照片’大费周章,是否还值得?”

  在一些人看来,很多火爆社交媒体的打卡照,往往出自偶然。以云冈石窟的击掌照为例,最早可以追溯到去年10月网友“老徐在慵懒星球”前往云冈石窟游玩时的一条笔记。当时第20窟打卡拍照的人太多,她们没有去“网红机位”排队,而是突发灵感将镜头对准旁边19窟的雕像,拍出了独树一帜击掌照。照片上传至小红书,吸引大量观众围观,她便在评论区分享了机位和拍摄技巧,这一“跨越千年的击掌”逐渐成了如今最火的打卡动作,也带动了新的“打卡机位”。

  “拍照本来就是旅行参观的记录,别人总结的打卡点、仪式感,错过了就错过了。”在沈先生看来,如今很多人花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拍照,反而失去了享受旅行和文艺作品该有的“松弛感”,“文旅不是科学实验,有严格的程序和可预料的结果,最难忘的瞬间往往来自无心插柳”。(记者  简工博)


百科

更多 >
  • 六安铁塔公司 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更新:2025-05-15 13:54
  • 图集|多彩活动迎客来!2024年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庆丰收
    更新:2025-05-15 13:07
  • 爱心传递,筑梦远航!河源龙川这场助学活动别有“风味”
    更新:2025-05-15 12:48
  •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英德连樟村庆祝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更新:2025-05-15 12:42

热门文章

  • “提振消费信心”——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
    “提振消费信心”——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

    “提振消费信心”——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1月1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提振消费信心”。中消协以及全国各级消费者组织将围绕年主题开展六个方面的工作,全面促进消费,着力扩大内需,推动高质 ...

  • 秋分,看南粤绝美“丰”景
    秋分,看南粤绝美“丰”景

    秋分,看南粤绝美“丰”景

    秋分,看南粤绝美“丰”景_南方+_南方plus何以南粤?南岭之南,沃野千里南海之滨,鱼米之乡当太阳直射点再度回归赤道,南粤大地迎来了丰收的时序,今天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2024年丰收大考,广东 ...

  • 乐享丰收,农趣同庆!清远农民好嗨哟
    乐享丰收,农趣同庆!清远农民好嗨哟

    乐享丰收,农趣同庆!清远农民好嗨哟

    乐享丰收,农趣同庆!清远农民好嗨哟_南方+_南方plus徐徐秋风吹过南粤,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季节。9月23日,清远市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下称“活动”)在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群众文化广场举行 ...

  • 清远乡村小微企业“智”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清远乡村小微企业“智”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清远乡村小微企业“智”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清远乡村小微企业“智”绘乡村振兴新画卷_南方+_南方plus“今年我们的甘蔗种苗销售了1200多万株,明年我们有信心做到2000万的规模。”英德市桥头镇丰林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林汉生满脸笑容地分享着合作社 ...

  •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Steam获玩家“特别好评”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Steam获玩家“特别好评”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Steam获玩家“特别好评”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昨天开启了抢先体验,Steam版获得玩家“特别好评”。Steam页面当前有2192篇用户评价,好评率85%。与此同时,官方还公布了本作的4K/60FPS/最高配置,推荐使用RTX ...

  • 微视频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 打好打赢农房风貌提升攻坚战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4.09.16
    打好打赢农房风貌提升攻坚战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4.09.16

    打好打赢农房风貌提升攻坚战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4.09.16

    打好打赢农房风貌提升攻坚战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4.09.16-09.22)_南方+_南方plus9月16日-22日,多地市委书记深入基层调研。汕头市强调,健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以推动“百千万 ...

  • 兴农评丨打击“云养”骗局,保护农业新业态
    兴农评丨打击“云养”骗局,保护农业新业态

    兴农评丨打击“云养”骗局,保护农业新业态

    兴农评丨打击“云养”骗局,保护农业新业态_南方+_南方plus(兴农评丨打击“云养”骗局,保护农业新业态,时长共2分38秒)三农大小事,尽在兴农评。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云养经济”领域非法集资的风 ...

综合

更多 >
  • 国产单机游戏销量榜曝光:《黑神话》3000万份
    国产单机游戏销量榜曝光:《黑神话》3000万份

    近日据国游销量吧数据整理的非官方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4月27日,《黑神话:悟空》销量3000万份,位居榜首位置。《鬼谷八荒》销量680万份,位居第三。《波西亚时光》销量340万份,位居第四名。《无 ...

  • 粤桂协作┃大化:七百弄鸡养殖技术培训助推产业技能升级
    粤桂协作┃大化:七百弄鸡养殖技术培训助推产业技能升级

    粤桂协作┃大化:七百弄鸡养殖技术培训助推产业技能升级_南方+_南方plus为进一步推动东西部区域协同创新,深化粤桂协作。9月13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和大化瑶族自治县粤桂协作办公室、农业农 ...

  • 三大指数午后持续走强 房地产板块领涨
    三大指数午后持续走强 房地产板块领涨

    今日,三大指数午后持续走强,沪指午后拉升涨超1%,创业板指翻红。盘面上,房地产、旅游、酒店、中船系板块涨幅居前。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189.44点,涨幅1.23%,成交额3544.88亿元;深证成指 ...

  • 头部券商纷纷宣布下调交易佣金 还有继续“降费”空间
    头部券商纷纷宣布下调交易佣金 还有继续“降费”空间

    降费让利、降低交易成本是交易端改革的重要方面。8月24日23点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稿时,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财达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相继公告,自8月28日起下调交易佣金。业内人士表示,券商交 ...

  • 春节假期全国揽投快递包裹超19亿件
    春节假期全国揽投快递包裹超19亿件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1月28日至2月4日),全国邮政快递业总体运行安全平稳,寄递渠道畅通有序,行业业务量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超19亿件。其中,揽收快递包裹11.45亿件 ...

  • ​广东抢救复壮古树名木4311株
    ​广东抢救复壮古树名木4311株

    ​广东抢救复壮古树名木4311株_南方+_南方plus9月23-30日是2024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保护古树名木 全民共建共享”。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近年来,广东通过“ ...

  • 指数午后震荡回升沪指平收 煤炭、电力板块领涨
    指数午后震荡回升沪指平收 煤炭、电力板块领涨

    指数午后震荡回升,沪指一度翻红,创指、深成指跌幅收窄。板块方面,煤炭开采加工、电力、公路铁路运输、物流等涨幅居前,计算机应用、通信设备、教育、酒店及餐饮等跌幅居前。截至收盘,上证指数平收,报3189. ...

  • 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创指涨1.26% 酿酒行业板块领涨
    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创指涨1.26% 酿酒行业板块领涨

    A股三大指数今日午后冲高回落,截至收盘集体收涨。板块方面,酿酒行业、农林牧渔、医疗器械等板块领涨,建筑建材、开发区、公路桥梁等板块走低。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082.24点,涨幅0.12%,成交额33 ...

  • 新春走基层|标准让果农生活更甜蜜
    新春走基层|标准让果农生活更甜蜜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徐文智)苹果种植业是陕西省延安市的特色优势产业。洛川苹果以果型圆润、色泽鲜艳、风味浓郁闻名遐迩,已经成为延安市一张含金量十足的地方名片。作为延安的地理标志产品,洛川苹果高质量发展的 ...

  • 乡游野趣!5条精品路线,带你“趣”游山海阳西!
    乡游野趣!5条精品路线,带你“趣”游山海阳西!

    乡游野趣!5条精品路线,带你“趣”游山海阳西!_南方+_南方plus(2024阳江市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时长共2分34秒)9月22日,阳江市阳西)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正式开幕。为展现阳江市于山海 ...

  • “DOU”说清远丝苗米好!快来晒出你心中的清远丝苗米
    “DOU”说清远丝苗米好!快来晒出你心中的清远丝苗米

    “DOU”说清远丝苗米好!快来晒出你心中的清远丝苗米_南方+_南方plus清远丝苗,清香溢远。人人都爱的清远丝苗米,为什么好?一粒清远丝苗米,细长晶莹,香气浓郁口感佳,是名副其实的“米中贵族”。清远是 ...

  • 透视“A拆A”成色:近八成子公司上市首日迎“开门红” 涨幅收窄、分化加剧成趋势
    透视“A拆A”成色:近八成子公司上市首日迎“开门红” 涨幅收窄、分化加剧成趋势

    最近一个多月,接连3起“A拆A”IPO上市案例落地。记者梳理发现,自2023年5月中旬至今,先后已有友车科技、天玛智控、西高院等3家上市公司通过分拆实现独立上市。目前来看,自2 ...

探索宿州:消费补贴持续加码 “电自”换新“立购立减”
时尚3.5%时代或将结束!这类产品火了 释放什么信号?
焦点小红薯成大产业,河南首个盒马村落地兰考
时尚竹海江畔迎客来!肇庆市庆丰收明天在广宁县举行
探索“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京开幕
热点蚝美味更赞!漠阳味道抢“鲜”入川

焦点

更多 >